从纳粹到中共:平凡场景掩盖下的血腥现实
2025年02月20日
近日,一名外国旅行博主在视频网站上发布了一段视频,画面中,她站在中国某大城市的繁华街头,背景是热闹的餐馆、熙熙攘攘的人群、琳琅满目的商品。
视频中,她感叹道:
The people look happy, right? The Western media says the people are not free in this country; they are forced to work all the time. So can someone explain to me why these people are smiling? Why they’re happy? Why they are enjoying their lives? Maybe the Western media is lying. (译文:这些人看起来很开心,对吧?西方媒体总是说,这个国家的人不自由,被迫一直工作。那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些人微笑?为什么他们幸福?为什么他们享受生活?也许西方媒体在撒谎。)

这段话背后的逻辑是: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微笑、生活热闹、城市繁华,那么就意味着这个国家自由、幸福,没有问题。 这种观点看似直观,却极其肤浅。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表面的繁荣、民众平凡的日常生活,并不能证明他们拥有真正的自由。
1936年,纳粹德国举办柏林奥运会时,外国游客和记者看到的是一个干净整洁、秩序井然、欣欣向荣的国家;他们没有看到的是,犹太人已被剥夺公民权,政治异见者被关进集中营,盖世太保正在全国范围内监控言论。
今天的中共国同样如此。
如果你走进纳粹德国
如果你走进纳粹德国,你会发现一个表面上繁荣、秩序井然的社会。街道整洁,人们衣着得体,工厂机器轰鸣,商店橱窗里摆满了商品。人们的脸上带着笑容,他们的生活似乎比十年前的萧条时期好得多。
在柏林的街头,你会看到孩子们在新建的公园里嬉戏,男人们穿着制服站在广场上聆听希特勒的演讲,妇女们推着婴儿车,谈论着国家的新政策。你会听到收音机播放着纳粹党的宣传,歌颂德国的复兴,赞美“元首”如何拯救国家,使人民重新找回自豪感。
如果你问一个普通德国人,“你的生活好吗?” 他们很可能会回答:“是的,比以前好多了!”
但如果你再问:“你知道犹太人、共产党人、异见者的下场吗?” 他们的脸色可能会变得凝重,或是迅速转移话题,甚至表现出警觉——仿佛你说出了什么不该说的话。

真实的纳粹德国:1939年6月3日在柏林的一家露天咖啡馆享受温和的天气,二战爆发前的宁静时刻。原始刊载:《Picture Post》第152期——《阳光下的柏林》,出版于1939年。(照片拍摄者:August Darwell)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的德国工人,你会发现自己比英国或法国的同行更容易找到工作。
政府投资了大量基础设施项目,例如德国高速公路(Autobahn)的建设,为成千上万的工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军工生产蓬勃发展,军队扩张让许多年轻人获得了工作和社会地位。 工资提高了,物价稳定,社会福利扩张,你可以负担得起一辆大众汽车(Volkswagen),甚至计划一次度假。 犯罪率下降,街头秩序井然,没有流浪汉,乞讨的人消失了——因为他们都被送进了劳改营或者“重新安置”了。
如果你是一个德国学生,你的课本里充满了民族主义思想。老师告诉你,德国曾被“不公平的凡尔赛条约”欺压,如今“元首”正在带领德国复兴。你每天必须向希特勒敬礼,加入希特勒青年团(Hitlerjugend),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如何成为未来的“雅利安战士”。

1936年纳粹德国,右侧是国家图书馆,背景是勃兰登堡门。
如果你是一个家庭主妇,你会被鼓励生更多的孩子,因为德国需要更多的“纯种雅利安人”。政府甚至会奖励多子女家庭。你的邻居、朋友都在谈论“元首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你也不例外。
对许多普通德国人来说,纳粹德国的生活确实比过去好,比欧洲许多国家看起来更富裕、更有秩序。 但这一切的背后,是一个你看不见或不愿意看见的现实。
政府说,犹太人是国家的敌人,他们策划阴谋,操纵经济,导致了德国的贫困。1938年的“水晶之夜”,犹太商店和教堂被砸毁,犹太人被带走。
在街头,你已经很久没有看到犹太人了。你记得自己小时候,曾经有犹太邻居,他们经营着商店、诊所、咖啡馆。但他们现在都不见了。你听说他们被“送走了”,但你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也不敢问。 最后,你选择忘记,因为没有人敢谈论它。
如果你是一名德国工厂主,你可能雇佣了一些来自东欧的“战俘”或“劳工”。他们神情麻木,衣衫褴褛,瘦骨嶙峋,被迫做着最苦最累的工作。你知道他们是被强行带来的,但你不会多问——因为如果你质疑,你自己可能也会有麻烦。
在火车站,你偶尔会看到满载犹太人、政治犯、吉普赛人的列车缓缓驶向东部,你听说他们被送去“重新安置”或“劳改营”。有人小声议论他们的命运,但大多数人都沉默。
你听过关于集中营的传闻,但官方宣传说,那里只是“劳动改造场所”,目的是“让那些敌对分子重新融入社会”。你也许见过被送往达豪(Dachau)、奥斯维辛(Auschwitz)的人,但你从未见过他们回来。 即使有时你觉得有些事情不太对劲,你还是选择沉溺于每日平和繁忙的生活,迅速将疑惑抛之脑后。
直到1945年,盟军攻入德国,占领柏林,解放奥斯维辛、布痕瓦尔德等集中营。成千上万的德国人被强制带去观看集中营的尸体堆,他们震惊、愤怒、否认、痛哭。
同样的事情,在今天的中国重演
如果你走进今天的中共国,你会发现一个表面上繁荣、和平、充满秩序的国家。
在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大城市,高楼林立,地铁井然有序,商场里人头攒动,年轻人穿着时尚,手里拿着星巴克咖啡,讨论着最新的潮流、科技和电影。你看到街道整洁,城市治安良好——一切似乎比许多国家更安全、更稳定。
你打开手机,点开抖音、小红书、微博,发现年轻人正在讨论去哪家餐厅好吃,哪款护肤品值得买,谁家的宠物最可爱。在朋友圈里,你的朋友晒着旅游照、孩子的成绩单、新买的房子和汽车。 你看不到对政府的批评,六四天安门的讨论,新疆集中营的真相,访民的抗争,黑监狱的酷刑,活摘器官的产业链,因为这一切都被信息审查彻底清理。
如果你问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你的生活好吗?” 他们很可能会回答:“当然好,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好!”
但如果你再问:“你知道新疆集中营吗?” “你知道六四天安门事件吗?” “你知道异议人士、维权律师的遭遇吗?” 他们可能会皱起眉头,警觉地看着你,然后小声说:“不要谈论这些。”
如果你继续问:“你知道访民冤民的遭遇吗?” 他们可能茫然地看着你,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因为他们从未在新闻里看到过这些人。 那些被滥权欺压、被截访、被屈打成招的人,不会出现在电视上。而那些在维权路上奔波的人,不是在监狱里,就是在被“稳控”,或者已经“被自杀”。
他们不能讨论六四天安门、法轮功和新疆集中营。 他们可能知道人权律师被抓,知道有的人因为批评政府被消失,但他们不会多问。 他们可能听说过新疆有“再教育营”,但他们选择相信政府的解释:“那是为了国家安全。”
中国的普通人,像纳粹德国的普通人一样,生活在一种表面正常、实则高压的信息控制和社会恐惧之中。

北京国家信访局外,访民人山人海
如果你是一个中国学生,你的课本里没有六四、文革、大饥荒,也没有关于民主、人权、自由的深刻讨论。 你的老师告诉你,中国正在崛起,美国正在衰落,你从小被教育要“爱党爱国”,如果有人批评政府,那一定是“受境外势力操控”。
在抖音、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你看到的全是民族复兴的故事、爱党爱国的口号、讽刺西方混乱的短视频。你刷到的热门话题是“美国崩溃了”“中国科技领先全球”“西方羡慕中国高铁”,算法不断推送“祖国伟大”的内容,让你相信“中国模式”是世界上最优越的制度。
你接触到的每一条信息都在告诉你:“中国正在腾飞,西方正在衰落,爱国是唯一正确的价值观。” 然而。你可能从未思考过,你所知道的一切,是否真的完整? 当你试图查找不同的声音时,你会发现所有的异议都被审查清除了。你看到的世界,是中共精心筛选和塑造的版本,你甚至无法想象有不同的叙述存在。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的中国白领,你的生活水平可能比许多国家更好。你住在现代化的城市里,通勤有高铁、地铁,支付可以无现金,商场、外卖、娱乐一应俱全。你拥有稳定的工作、房贷、社交圈,生活看起来平静而充实。
互联网表面上信息丰富,但你心里清楚,有很多“敏感词”,一碰到就发不出评论。你知道哪些事情不能发声,哪些话题不能讨论,否则你的账号可能会被封禁,甚至会“被喝茶”。 你已经习惯了“不讨论政治”,不去碰触敏感话题。 偶尔,你会在社交平台上看到有人述说自己的冤屈,讲述强拆维权、刑讯逼供以及亲人失踪的经历,你感到愤怒和不安,但没过多久,那些内容就被删除了,相关话题也消失了,仿佛从未发生。
你可能一开始还会和朋友低声讨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闻热度消散,生活继续,你也逐渐不再去想这件事,直到下一个类似的事件出现,循环再次发生。 你知道有些东西不对劲,但你也知道,你的生活在“沉默”中依然可以继续。你选择了遗忘、适应、顺从,就像周围的所有人一样。
如果你是一个中国医生,你的生活看似体面,但你心里知道,医疗系统并不完全是为了救人。
你知道中国的医院里,有一条隐秘的器官移植产业链。正常情况下,一个患者等待合适的供体可能需要数年时间,而在中国,等待时间甚至可以短至几天。你听说过医院里的某些手术,供体并非正常自愿捐献,而是某些特殊渠道获取的健康器官。你有时会怀疑,这些器官的“捐献者”到底是谁?他们在哪里?他们是否曾经活着?但你从不会多问,因为你知道,问得越多,越危险。
你知道,法轮功学员、维吾尔人等群体的器官交易已经不是秘密,只是没人敢在公开场合讨论。你听说过有医生试图揭露真相而“突然失踪”,甚至被“自杀”。你告诉自己,你的职责只是救治病人,至于器官的来源,不是你能控制的。
平和的日常生活能证明自由吗?

微笑的街头、热闹的餐馆、琳琅满目的商品,是否能说明一个国家没有压迫?如果我们用这样的逻辑来看待历史和现实,我们就会犯下严重的认知错误。
纳粹德国的社会充满了蓬勃发展的商业街区,人们喝着啤酒,享受着政府提供的社会福利。 然而,当时的犹太人、共产主义者、记者、残疾人正在遭受系统性的迫害,他们被送入集中营,最终死于毒气室。 普通德国人的幸福并没有改变纳粹的罪行,反而掩盖了正在发生的屠杀。
1950年代的莫斯科,人们在红场散步,苏联的经济数据显示“全民就业,物资充裕”。 但与此同时,数百万古拉格囚犯正在西伯利亚的极寒中被迫劳动,成千上万的政治犯因一封信、一句话就被送进劳改营。 街头的欢笑并不能证明苏联人民是自由的。
今天的上海、深圳、北京,摩天大楼鳞次栉比,商圈里人潮汹涌,社交平台上充满了年轻人的消费体验分享。 然而,在这些城市的另一面: 维吾尔族人正在新疆集中营中被洗脑和强迫劳动。 冤民、异见人士、记者、维权律师被软禁、酷刑,甚至“被自杀”。
绝大多数中国人不知道新疆集中营的真实情况,因为政府全面封锁了相关信息。 年轻人不知道六四屠杀,因为所有学校教材、社交媒体都禁止提及这个历史。 当你不知道真相,你就不会感到愤怒,也就不会有反抗的动力。 无知,不是自由,而是被制造出来的假象。
幸福的表象无法证明人民的自由,它反而是极权国家最惯用的掩盖手段。 世界必须睁开眼睛,而不是被表面的繁荣所蒙骗。
